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天才少年究竟是如何选出来的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2-22 17:26:16


有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天才,不管是学习什么都可以很快成功,但是天才就像是沙漠里的金子一样不容易被发现,学大教育为了帮助大家特地更新了下面的天才少年究竟是如何选出来的。

1、不是“拼命灌输”而是他们“吃不饱”

儿班一年级,相当于常规学制小学五、六年级。

在一堂看似普通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从《资治通鉴》里选了古文《孙权劝学》,标点符号都去掉了,“谁来给大家通读一遍?”

已经预习过的学生举手,一位男生略磕绊地读完这篇古文,努力注意着读音和断句。读完了老师开始让全班给他“挑错”,允许反驳。

纠完错老师不直接讲解古文,是要求同学们就不懂的地方提问,并请其他同学回答。到了都答不上来或出现争议的时候老师略微点拨一下,一堂课几十个问题都是同学们互问互答。讨论声中,下课铃响起大家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

布置课后作业,不是背诵古文、记住通假字、词语含义,而是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这篇古文的三国名将吕蒙的看法。

“老师,您的节奏是不是太快了?孩子们能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吗?”记者课后疑惑地问。

语文老师笑答:“不会,这些孩子思维非常敏捷,学习能力强,都习惯了这种节奏。而且下节课课前会花几分钟测试他们对这节课掌握的情况一般没问题。”

“的确有不了解的人就我们少儿班的教学产生疑问,说授课是不是像压缩饼干的方式灌输知识点?学生个体的智商、学习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些孩子属于智力超常儿童,具有比常人更高效的学习能力,上少儿班之前,他们经常是‘上课吃不饱’。”北京八中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创办少儿班,是尊重了这种差异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介绍说行为学和脑认知成像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在认知能力、神经结构与功能方面,都区别于普通儿童,属于特殊的群体,需要特殊的教育。已经有脑成像研究表明,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在10岁至15岁时对超常儿童进行培养,是超常儿童脑力资源的最优开发期。在国内的现实研究中以前很多这样的孩子因没有及时予以区分,常常被认为是“问题儿童”“课堂捣乱分子”,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超出同龄人,在普通课堂上已经“吃不饱”了。

2、不是“高强度压缩”而是真正体智结合

少儿班有什么特殊教材?他们的教材和北京市中学生一样,只是老师们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了打通、融合。

“提速的方法,一靠学生自主学习,二靠老师打通知识体系教学。”一名数学老师说打通了初中、高中的数学内容,带着孩子们做研究式学习。

课程设置上少儿班和普通班级的最大区别是开设了一门“自然体育课”——每周用半天上课时间进行活动。

“从上课时间上来说,文化课的时间被压缩到一般学生的50%左右,但体育课的课时和普通学制8年的总课时相当。”少儿班课程的开拓者、北京八中少儿班的原负责人赵老师说,少儿班注重把体育和道德、品格教育放在同等位置。

在“自然体育课”的一本教学记录上,记者看到11公里远足、1000米游泳、冒雨爬山、集体划船、8米跳板等项目。赵老师介绍说,孩子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毅力和耐力,可以在学习中得到体现。北京八中2013年对历届学生资料的整理表现了少儿班毕业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机能平均值,略高于同龄的少年。

一名学生家长说:“原本我们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课程由8年压缩到4年,每周还有一个下午的体育活动,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吗?证明孩子不仅学习热情高、学习能力增强,体格成长也很快。”两年后家长因工作原因把孩子带到了英国,经过测评后,孩子在英国进入了相当于高二阶段的学习,14岁时考取牛津大学。

3、不是高分掐尖,而是因材施教

即使是“天才”,伯乐又是谁呢?少儿班的学生是怎么选出来的?如何保障公开、公平?

1984年北京八中成为北京市全面实行教育改革的试点校,为研究和解决超常儿童上课“吃不饱”的问题,在北京市教委批准和支持下,创办了超常教育实验班,探索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从1985年起北京八中坚持“精耕细作”的方法,每年只招收30人左右。

北京八中校长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报考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为了从中选择30余名学生,北京八中形成了包括学科知识点、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相结合的考察方法,共经过三轮考察:初试、复试、试读。前两步骤包括十八项智力题、学业水平、个性测试,具体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内容和思维能力的考察。试读阶段是住校一周左右全封闭,考察学生在听课、自学、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能力,选出适合实验班教育的学生。

“我们绝不是唯分数论,而希望科学地选拔一些适合超常教育的少年,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这些孩子如果在普通班教育,可能因为“进度慢”注意力涣散,甚至因重复式的强化习题没了学习兴趣。

自1958年至2014年,少儿班招收了21个实验班(从第11届起连年招生),录取了670余名学生,如今已有17个班毕业。从高考成绩上看,有9届还超过了当年北京市高考平均分最高的学校,近四年都是如此。

这些孩子大部分被培养成“少年大学生”,20岁左右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较早开始职业生涯。第一届毕业的33名学生为例有19人在金融、计算机、通讯等领域从事科技研发,9人在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教授,5人成为建筑设计师、医生。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的少儿班毕业生说,自己小学三、四年级时,因为学会知识很快,总觉得学校的课越来越没意思,上了北京八中少儿班后,才感受到了“有活力的学习”,学业负担没以前小学同学累,体育课还比他们多,少儿班同学相互促进的效应也大,“那一段岁月每次回想起都是阳光灿烂”。

“是花朵,可以开得艳丽,是草木,可以长得茂盛。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教育。”孩子们来少儿班不是“拔苗助长”,而是“给一些特殊的种子提供适合的土壤”,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

我们一直在倡导“因材施教”,而八中少儿班、素质班以及人大附的早培班其实也是教育在因材施教中的改革之一了,三十年的积极探索已经有点成效了。

那么上面就是关于天才少年究竟是如何选出来的详细分析,希望在阅读之后你可以明白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怎么从平凡的地方发现那些隐藏光芒的天才。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